播放设备进步让家庭影院成为现实人们总是喜欢看影视作品,进入他人的生活,做自己的梦。如果在一百年前,人们还没有发明电视的时候,RCA也没有将黑白与彩色电视机带到我们面前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如今的娱乐方式会不会如同现在一样丰富多彩。电视机的出现与发展对电影造成了莫大的冲击,但是仅仅依靠电视台节目只能满足许多人一部分的需求,更多人从电视机出现的那一刻就想把在家看电视作为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想自主的播放自己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样对播放的质量要求也很高。
家庭影院的组成有几个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客厅的环境,显示设备的好坏,音响效果,当然还有播放器材也很重要。家庭影院系统的发展历史有几十年,无论从技术、概念还是创新的理念,都经过了数次大的发展和变更,其发展紧密的关联与消费电子产业、视像音频领域等等,而播放机更是历经了几代。
组成家庭影院,如果拿今天的一套比较高级配置的家庭影院与几十年前的家庭影院相比,可以发现无论是现实设备还是音响或者是播放设备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播放器材也从录像带播放机变成了今天形形色色可以播放高清的播放机,从开始的480i到现在1080P当道。 其实短短几十年,我们就经历了播放器才的不断更迭,高清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也是开始了有那么一点苗头。从低清晰度到高清,从录像带到蓝光碟机、高清播放机,中国高清播放机发展也走过了不少的年头。那么,你知道播放器材历经了几代吗?下面跟笔者一起看看我们在家庭中使用的播放器材经历了那些时代,看看是否有你印象深刻的那些播放机。 儿时录像带播放机看《贞子》
从电影发明以来,由于其昂贵的造价,和胶片生产交流不方便,只能在专门的电影院观看,其间也出现了一些小型的放映机,8毫米或9.5毫米的胶片,但仍难普及。在70年代末,家庭录像带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时代,完全淘汰了胶片和与其配套的放映机,VCR可以非常方便的连接电视机,这也使得家庭影院在显示技术方面的发展跨进了一大步。 相信不少的70后,80后在小时候都对录像带播放机印象深刻。小时候大街小巷的录像厅,去租录像带成为了不少人美好的回忆。岁数在40-50岁之间的人基本都知道录像机,因为当时录像机确实是个极其奢侈的电子产品(好的机器比电视机还贵好多钱)
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大量的录像机从外国涌入我国时,所有品牌的机器都是VHS格式而生产的,自然VHS格式也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格式之一,因为VHS在家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所以当时生产的摄像机也多以VHS格式记录图象。
l975年,索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像机Betamax,中文译为贝特马可思,简称BETA录像机,在我国俗称小1/2录像机,目前市面上几乎看不到BETA型录像机的踪影了。录像机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一直是高档的电子消费产品,就格式而言,分为BATE(小2分之1,源自索尼电器推出)和VHS(大2分之1,源自JVC电器推出)就技术而言,BATE比VHS先进,但后来还是被VHS击败(包括索尼公司在后期也开始生产VHS格式,BATE格式则用在勒广播电视设备)不过这种录像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败,竟然在难以想像中销声匿迹了。 l976年,日本JVC公司发布了VHS系统,它在录制时间及磁带大小上比索尼的BETA更显优势,而且还受到了美国知名视听器材公司RCA的大力支持,VHS一推出便支持录像2个小时,比索尼的Betamax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外,索尼的Beta阵营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厂商支持,这两点让索尼的Betamax与VHS竞争中彻底失败了。
VHS播放机在中国的发展 由于CRT的显示标准是480P和576P,与之配套的录像机清晰度最高只到480P,大部分产品是240P,但内容的获取方便性,仍然让录像带风靡全球。录像机虽好,但在中国却没有普及起来,主要是因为价格昂贵,全都是泊来品,容易坏,维修也不方便。岁数在40-50岁之间的人基本都知道录像机,当初有些夏普的录像机普遍价格大约单价4800元!!!想想现在的中高配置的电脑才能到这个价格,要知道,在农村地区,90年代500元就能盖一间房勒,两台录像机的价格就能盖楼!所以一般人是消费不起的,而且不少人就算买起了录像机,也买不起录像带。过去没有像现在这么好的资源,现在随便想看什么电影,想听什么歌曲,只要在网络上百度一下就能解决问题,在当时,唯一的介质只有磁带,而且价格不菲。正版录像带的价格不亚于现在的BD蓝光光盘,当时,一盘空白VHS录像带的价格要100多元,是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的1/3,购买一台18寸的彩电和VHS录像机需要5000元。当时也出现了录像带租借业务,后来,随着VHS录像带的国产化价格降低到30元一盘,尤其是租借业务的火爆,VHS录像机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家庭。 VHS的缺点 VHS格式的优点是摄录后的图像可在任何一台VHS录像机上回放,你只需拍摄、取出带盒、放入录像机,就这么简单。长期以来,这一优点一直是其被市场看好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小型摄像机的出现,VHS摄像机又大又重的缺点暴露无遗。 录像带只有相当于FM音质的两声道,有一些录像带为了达到更大的录制时间,音画质量更低。录像带、磁鼓是接触式的容易磨损,随意观看交换的次数越多,画质降低越快,保存也容易发霉。 CD以及LD碟机
80年代,多声道音频系统以及镭射光盘的出现为家庭影院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更为令人激动的推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个现代家庭影院系统诞生在美国,这套系统装配了四声道音响,并配备了由Sony公司推出的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随后这一系统获得了用户的追捧,更为重要的是很多视频、音频和设备生产商联合起来不断推出效果更好的家庭影院系统。从那时起,提供高清晰的大幅图像,以及多声道音质表现,就成为了家庭影院系统的基本定义。 而播放机也在80年代继续更新换代。在80年代初期,还出现了CD,CD是激光读取光盘上的数字化信息再还原成模拟信号,CD光盘是120mm大小,光盘上的信息是由双声道24K,16bit采样录音母带而来,PCM格式无压缩,CD的出现在当时风行黑胶唱片的年代,产生很大争议,但用不了几年,CD就取代了黑胶唱片,大行其道。 20世纪90年代初,LD碟机进入中国,1990年大屏幕电视开始普及,25-29寸成为主流产品。这个时候,原有VHS录像机已经无法满足大尺寸电视机的要求,这时LD碟机开始进入中国。 LD是Laser disc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镭射影碟、激光视盘,在国内被称为大碟,广泛用于电视、电影和卡拉OK的双面视频光盘。1980年日本先锋公司收购了该格式的大多数版权,正式命名为LaserDisc,并在美国市场推出了首款LD播放机VP-1000,此后就一直是LD格式的最重要支持厂商。
使用CD技术产生的LD,尺寸比CD大很多,所以也称作大碟、镭射碟,LD使用模拟技术直接数字化后压制到光盘上,由于没有使用数码压缩技术,使用色差模拟技术录制及压盘,其清晰度是480P及576P,清晰度在DVD之上,所以深受发烧友的喜爱。LD盘片跟黑胶唱片一样大,直径300mm,双面压制,制作精度相当之高,价格昂贵,一般都是用作卡拉OK,电影是其次。
LD是采用无损格式记录方式,分辨率高达480I,在当时已经相当清晰,最具代表性的两家LD生产企业就是先锋和索尼。LD镭射光盘直径30 厘米,早期采用模拟的方式记录音频视频,后来采用模拟视频与数码音频。这种规格的光盘空间很大,因此没有采用压缩技术,所以这种画面的真实感特别强。同时,LD也是世界最早采用存采用双面存储方式的技术。 CD和LD都是非压缩数码,光盘只是作为一个存储媒体,数据量少的尺寸就小点-CD,数据量大的就大-LD。要想提高清晰度就必须增大盘片面积,或者说让盘片装更多的数据内容。DVD就是这样被开始研究的。由于DVD迟迟推不出来,于是有人想了个主意,把LD的内容通过一定的算法,压缩后存放到CD盘中去,这就是VCD。VCD是在中国被推起来的,外国人都在享受着录像机、LD、CD,从来不知道VCD为何物,但是VCD却在中国市场达到了一个顶峰。 当时国内工人的平均月工资是600多元,而LD一张光盘的价格普遍在300元左右,LD碟机高达6000多元,很多人都买不起光盘,所以LD碟机只是发烧友的玩物。很多发烧友借助LD碟机观看了《真实谎言》、《勇闯夺命岛》等一系列经典好莱坞经典大片。虽然声称的是面向家庭影音,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和笨重携带不方便,被后来的VCD、DVD所取代。 用来K歌的VCD与DVD
如果说真正将播放机送进千家万户的,还是在VCD以及DVD时代,当时几乎在每家都能看到VCD或者DVD影碟机的存在。VCD时代以及DVD将家庭用播放机推向了一个顶峰。
1992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MPEG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1993年9月,国内的万燕公司在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展览会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名为CDK330的活动图像光盘播放机的样机,被广电专家委员会命名为“小型光盘放像机”(简称小影碟机,也就是现在的VCD),在现场引起轰动。10月份,万燕在新建的厂房里开始组装第一批2000台播放机,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万燕成功之后,吸引了多家外国企业和几百家国内的企业相继进入中国VCD市场,广泛的宣传使消费者很快了解和认识了VCD,同时,市场需求也十分巨大。到1995年底,有100多家VCD生产企业,国外企业有三星、索尼、松下、飞利浦、迪维斯等,国内的深圳的先科、无锡的梅花组合、常州的新科、四川的鼎天、上海的海月,共有20余种产品上市,使VCD在中国家庭影音市场上产生了空前的繁荣。 VCD取得成功的原因 VCD取得成功,价格自然是最主要的因素。虽然VCD的分辨率只有352*288,远远不能和LD480I的分辨率相比,但是由于价格低廉,迅速占领了市场,并取代了LD碟机。1997年,VCD产销量急剧膨胀到1997年的1096万台,自诞生以来以几何级速度增长。由于大量企业的进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VCD播放机的价格迅速下降,由最初的上市四五千元降到1996年平均价格的1400元左右。1999年,VCD价格开始大规模降价,单机价格纷纷跌破800元,VCD在国内开始迅速普及。尤其是起可以K歌的功能满足了多少狼哭鬼嚎的孩子的梦想。 片源方面,由于当时盗版商的大量加入,VCD碟片的价格也急剧降低,满足了大众娱乐消费的需要,也导致很多地方市场上的VCD卖断了货。这也使得我们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发达国家通过十几年普及录像机而经历的家庭影音消费革命。 1998年,国产DVD进入中国家庭 VCD产品刚刚进入市场不久,索尼和东芝公司就在1995年9月公布了统一DVD标准。1996年11月松下DVD率先在日本上市,同年进入中国市场。随后,索尼、飞利浦、三星等各大公司都推出自己的DVD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的浙江慧强电子集团于1996年研制成功DVD-9601型DVD放像机,海信数字音像公司1996年开始DVD的技术研究,1997年在国内率先推出DVD视盘机。1997年8月,实达第一台DVD上市。1998年,新科公司已将16条生产线全部改造成DVD,DVD向下兼容SVCD方案,并不单独生产SVCD机。TCL王牌电子公司在1998年10月推出DVD2000型DVD播放机,能播放VCD、CVD、DVD三种碟片。实达、江奎、熊猫等公司也已经小批量生产DVD投放市场,年生产能力在10万台左右。 1998年,松下、飞利浦等外资品牌的DVD开始走进了中国一些经济条件好的高端家庭,当时的售价高达6000元。这是个DVD与VCD并存的时代,DVD如此高的价格还并不能取代VCD。同时,国产DVD也开始走入少数高端消费家庭。 到了2001年,中外企业的DVD产量急剧上升到1994.5万台,2006年上半年已达到7891.43万台。国内的DVD产量增长势头迅猛,价格也低,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缺乏在较高技术层次上的知识产权,在世界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中国DVD企业遭到外国企业征收高额专利费的压制。最后谈判后达成和解,中国企业出口的每台DVD要缴纳9美元的专利费,高昂的专利费对中国DVD行业的成长产生了明显的遏制作用。 2001年,国产DVD开始大批量上市,步步高、先科、爱多、万利达DVD价格降至1700元左右,盗版DVD光盘也开始登场,由原来100元价格直降到30元左右,最后更是降到了5元一张或者十块钱三张,这些都强烈的刺激了DVD的发展,而目前虽然DVD也已经是惨遭淘汰的技术,但是其影响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依然深入人心。不少老牌公司如杰科公司甚至依然靠DVD占领市场,尽管他也知道高清才是趋势。
在发展的后期,甚至出现了不少类似于笔记本外观的DVD产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便携式DVD。甚至不用借助遥控器,我们就可以在DVD上进行操作,而且大多都自带显示屏,而且价格都普遍在千元以下,也曾风靡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也处在淘汰的边缘,就是由于笔记本价格的下降以及MID产品以及平板电脑的兴起。
小知识:怎么分清DVD碟片与VCD碟片 除了从标识上区别外,还可从光盘颜色来区别。一般CD光盘的颜色是铝白色,或稍带一点盘基材料的淡 VCD播放机蓝色、淡绿色等。而DVD盘就是非常明显的深紫色。另外,从容量是也有区别,通用的CD盘的容量是700M,DVD盘的容量是4.7G两种盘是否刻录过(或有数据),可看光盘刻录面是否有颜色的差别。如果是刻录过的光盘,会有两种颜色,有数据的地方(内圈)要深一些。CD光盘不大明显,要斜对着光线仔细反复看,特别是刻得较满的光盘。DVD光盘是否有数据就很容易看出来的。 要明确DVD盘片和VCD盘片的区别。它们的盘片结构差异很大,导致容量有很大区别(CD:600~700MB;DVD:4.3GB左右),存储的数据量也不同.VCD是Video CD盘片,属于CD。所以如果是Video盘,DVD与CD的时间长度或者画面质量是不一样的。DVD优于CD盘片。 DVD是一种光盘格式,而VCD是Video CD,表示存储视频内容,但依旧是套用CD白皮书范畴。工业标准中有DVD和CD两种存贮介质。实际上规定盘片的数据密度,激光波长,轨道间距,转速,盘体材质厚度等物理标准。 而VCD只是说明这个CD盘中存放的是视频,就类似MP3 CD一样。再要明确一下,DVD播放机和VCD播放机的概念。顾名思义,DVD播放机是播放DVD盘片的设备;VCD是播放VCD盘片的设备。它们设备的硬件上的主要区别应该是激光发光管所发射的激光波长不同。但是正如蓝光向下兼容DVD一样,DVD也向下兼容VCD. VCD与DVD的衍生产品及国人的努力DVD虽然还没有在我们视线中完全消失,但是也处于淘汰的边缘,不过在其后的播放机发展中,在那段时期,并没有一时间出现一个升级产品一统江山的局面。而是在混乱中前进。
首先就是索尼的蓝光与东芝的HDDVD相争,虽然最终的胜利者是索尼的蓝光,东芝以宣布停止支持HDDVD失败。但是在竞争过程中的几年中,东芝并不是一味的落后,而其中也有不少的时期处于领先地位,而蓝光虽然胜利,目前仍然处境尴尬,比方说苹果的mac依然不支持蓝光。这些后面有所涉及。先看一下在其中的一些不入流的混乱的播放机。 SVCD(超级VCD),VCD与DVD过渡的产物 SVCD,其英文全称是Super VCD(中文译成超级VCD),是由原中国电子工业部提出,中国录制化标准委员会联合有关专家、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企事业单位研制开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一代高清晰度影碟机。它是在VC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光盘格式,画面清晰程度要明显优于VCD,VCD图像水平清晰度仅250线,而SVCD则达到350线。
SVCD的诞生与当时的国情有些关系,可以说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全新数字视听产品,当时政府有关部门担心DVD格式被外国公司高度掌控,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发可以在国内散布而不受限制的格式。而DVD还存在授权费用,而SVCD的出现能够降低成本,基于这两点,SVCD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诞生了。 作为VCD的更新换代产品SVCD,对于国内现有的VCD机生产线,只要稍加技术改动即可在原有的生产线基础上生产超级VCD影碟机。SVCD影碟机与VCD影碟机的系统结构及零部件大致一样,零部件的价格都比较低且易于生产,SVCD是一种开放的生产格式,生产SVCD影碟机的厂家与生产SVCD光盘的厂家均不需要为超级VCD格式本身支付额外的版权费,最终使得SVCD机的价格与VCD差不多。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让SVCD大放异彩,因为DVD已经开始了低价普及之路。 DVD的出现完全的将中国的这一技术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因此,SVCD可以说被DVD扼杀进了摇篮中,这也是我们国家继续在技术上受到国外专利的制约。 DVD困局下催生国产EVD技术和碟机 为了在DVD时期不再受制于人,当DVD大力普及之时,1999年,新科、上海广电等企业联合成立了EVD技术开发公司—北京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11月,上海广电、新科、夏新、长虹等9大生产商联合成立“中国EVD联盟”,2004年元旦推出首台EVD碟机。2005年2月,信息产业部《高密度激光视盘系统技术规范》的发布,EVD被正式列为国家电子行业推荐标准。 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k)意为增强型多媒体盘片系统,俗称“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采用DVD盘片作为储存介质,使用H.264类视频压缩标准,EVD产品的解析度是DVD的五倍,并可接收数字电视节目。它还可直接录制节目并把播出的节目直接刻成光盘,通过它把家电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可建立家庭内部的信息化网络。比DVD相比,技术优势十分明显。
EVD也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权也在我们自己手中。低廉的价格加上高昂的专利及出口成本,使中国的DVD生产企业举步维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了EVD标准。虽然宣称是DVD的替代者,但EVD碟机价格高居不下,混沌的市场规模和产业链以及片源的缺乏让这一标准仍然是发展举步维艰,让很多生产企业进退两难。EVD也没有得到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支持和国外相关企业的支持,要想得到发展还要克服很多困难。 HVD与NVD,非主流碟机产品 HVD是英文High-definition Versatile Disc的缩写,被称之为代表中国高清数字视频的未来,具有高清晰、低成本的以及和高清电视匹配的三大优点。作为以输出高清画面为卖点的EVD具有高清晰输出的1080i格式,但却不支持720P输出,也不支持480P的输出格式,EVD在视频输出格式及成本方面也有严重的缺陷。于是,HVD就这样诞生了,不仅具有高清晰输出的两种格式1080i/720p,而且具有稳定的性能和方便的操作。HVD联盟吸纳了近20家的整机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出版发行商、核心芯片等关键制造商以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加入,但是仍难以得到国外企业的普遍认可,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NVD(Next-generationVersatileDisc),意为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将网络下载、视频录放和碟机播放三大功能合而为一。NVD可以通过电视机下载网上节目,支持断点续传、拷贝复制等过去只是电脑独有的功能。通过功能扩展,NVD还可外挂摄像头,作为门禁监视终端等使用。NVD光盘与DVD光盘一样大,但容量是DVD光盘的3倍,达到了12G,清晰度也是DVD的4倍,实现1920×1080i高清播放,一张NVD光盘双面可存储150分钟高清晰影片,NVD具有加密防盗技术,能向下兼容DVD、VCD、CD格式。价格只是蓝光联盟的1/10,双面可存储150分钟高清晰影片。即便如此多的优势,NVD目前也没有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很多生产企业还是处于观望态度。 HD DVD终止与CBHD苟延残喘 CBHD原名是CHDVD,即中国版高清DVD,原来是东芝推广的HD-DVD联盟的中国版本。当电视进入大屏时代之后,DVD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清晰度的支持。而EVD、NVD、HVD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与发展。这时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BD集团随后在2002年6月对外正式发售BD规范1.0版。 与此同时,另外一大高清标准HD DVD也开始发布。HD DVD由东芝、NEC、三洋电机等企业组成的HD DVD推广协会负责推广,惠普(同时支持BD)、微软及英特尔等相继加入HD DVD阵营,而主流片厂环球影业也是其成员之一。但在2008年,原来支持HD DVD的华纳公司宣布脱离HD DVD,以及美国数家连锁卖场决定支持蓝光产品,东芝公司在2月19日正式宣布终止HD DVD事业。跟东芝一样以失败收尾的还有国内的对技术的探索,始终处于技术落后的中国虽然在影音播放上孜孜不倦,但是结局还是比较尴尬,始终没有将自有的技术推广开来,不但没有超过国外的技术,反而是跟在国外的技术后面越拉越远。
产品:BDP-S370 索尼 蓝光播放机
尖端的蓝光播放机HDDVD随着东芝宣布推出竞争后一蹶不振,虽然有中国的不少企业继续支持,但是显然掀不起什么风浪。如此一来,蓝光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标准。虽然蓝光碟机阵营一直吹嘘自己更强大,清晰度比普通DVD高6倍,碟片在发达国家市场早已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但在中国市场,仍面临着“售价过高”、“片源奇缺”等多方面的挑战,前景依然难堪。虽然盗版蓝光碟片价格不断下跌,但是普通家庭仍然难以接受,而蓝光BD碟机高达三四千元的价格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蓝光的推广依然是步步维艰。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1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这是现有(单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4.5~9MB 的记录速度。而且蓝光BD还是得到了不少影片巨头的支持,目前世界上主要电影投资方都支持蓝光格式,也使得蓝光光盘逐渐有了保障。 由2008年中期SONY-DADC与中国相关部门达成协议,确定中国区蓝光光盘格式。注意这个中国版蓝光并不等同于之前蓝光阵营所划分的中国所在区域码。 中国区蓝光光盘,使用中国自主的编码格式,这种编码格式同样应用在EVD与CH-DVD中。效果级别据介绍等同于MPEG-4。 蓝光相对于传统的CBHD来说还是有很多优势的。蓝光是基于AVS、H.264最先进的编码格式,在保证1080P顶级图像效果的前提下,使容量为15G X 2的CBHD光盘,容纳任一部电影而绰绰有余。同时,CBHD光盘与DVD光盘拥有相似的物理格式,因此,中国蓝光可以延续过去的产业基础,从节目编著、母盘生产、碟片复制等,均实现了大幅降低成本。 光盘价格高昂,并且片源少 其实这里说的价格高昂并不是指蓝光播放机的价格没有竞争的优势了。尤其是近年来,蓝光播放机的价格一年一年的走低,不再是以前动辄几千的价格了,甚至国内市场,如华录推出了价格在千元左右的蓝光播放机,相比较产品线成熟,并且成本低的DVD来说是有点贵,但是相对于其他的播放产品来说,价格劣势正在消失。 我们说的价格高昂,主要还是在光盘上面。目前面上的光盘价格仍然在几百元的价格上,而盗版质量好的也在50左右,远远高于盗版泛滥的DVD几块钱一张的价格。目前中国消费者承受能力还是有限的。而且这种价格也不符合中国市场的消费的心里,国人心里其实对盗版还是情有独钟。因此,迟迟得不到中国主力消费人群的认同。 另外一点就是受制于片源的限制,不过这一点不是最主要的方面,如华纳等每年的大片等都会有正版的蓝光光盘制作推出,但是问题到了我国的情况就有点特殊了,一方面,我国的许多制作的影片,如小制作的电影就没有蓝光的光碟,另一方面是DVD的光盘还在充斥这市场。
可替代的产品竞争 可以说蓝光播放机有些错过了黄金的时机,在人们还对碟盘类的播放产品难舍难分的时候没有好好把握住黄金的时机,一举拿下市场,而落得与后起之秀抢饭吃的尴尬境地。 竞争主要对手就是HTPC与高清播放机,这两者的发展使得蓝光播放机在高清市场的争夺更加的激励。两者的优势HTPC主要在于利用了电脑的可升级,可以自己DIY自己想要的各种配置来利用网络上多如浩海的影视资料来观看高清,而高清播放机最近发展势头也很良好,其操作简单并且播放效果尚可,另外就是价格便宜。 但是蓝光在竞争中其实并不吃亏,第一,蓝光的播放效果即使不是强出两者很多起码绝对不逊色(就是强点)。第二,HTPC要求用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比较高的知识储备,而高清播放机接触起来更是不伦不类,远远没有蓝光播放机那么的亲和力强。但是两者相同的优势就是脱离了光盘,充分的利用了网络资源,这一点上使得慢慢熟悉了高清播放机以及HTPC的人来说,会感到更加的便利。也更加的节省成本。
产品:V8 美如画 高清播放机
最有潜力的高清播放机高清播放机的兴起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他结合了普通播放机的方便的操作性与HTPC的类似的性能。其实我们可以看到高清播放机,就像是将电脑的影音播放功能单独的抽出来,虽然是固定的系统,比不上PC的强大,但是我们用HTPC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实现在电视上看视频吗?
低价格功能全 高清播放机日益兴起 电视的升级换代引发了大家对高清的期待,除了播放高清碟片的视盘播放机之外,数码流播放机也日益兴起。全高清分辨率电视成为主流以后,高清播放设备开始迈进蓝光碟机与数码流播放机共分天下的时代。蓝光碟机价格高昂,而且片源稀少,很难走进普通家庭。而网络片源的丰富为高清播放机创造了巨大的机会,目前高清播放机大有重塑当年DVD辉煌之势。
这类播放器有入门级和高端级之分,入门级的价格非常低廉。目前能够流畅的播放播放全高清1080P影片也就只有500元以下的价格,这一价格甚至远远低于一些有噱头的DVD,因此在价格上的占优势,就预示着能够在中国消费者中打开缺口,尤其是其支持硬盘内容的播放,这样就意味着你能下载的影片就可以播放,那么在影片片源上来说也是近乎是免费得。毕竟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下载遍地都是,而且目前的高清播放机也支持在线网络功能的播放,让高清播放机近来发展势头迅速提升。同时还支持MP3、WMA、无损音乐等和JPEG、BMP、PNG格式的图片浏览。USB接口及读卡器接口可以让你方便的连接U盘及移动硬盘、存储卡,并播放里面的内容,还配有HDMI接口、同轴接口、AV接口、色差分量等实用接口,看上去更加实用。发烧友级的高清播放器价格也仅在千元左右,相对于蓝光BD碟机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高清播放机有效的回避了片源问题,以低廉的价格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欢,随着宽带的普及和网速的提升,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轻易找到高清视频源,下载到存储介质用播放机即可享受到高清节目,这样的成本目前也是最低的,有效的解决了蓝光碟机的高昂价格和片源不足问题。 高清播放机的缺点以及困境 但是高清播放机的缺点也难以避免。第一就是认知度明显不足。如果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刚性的话,那么DVD对于高清播放机的阻碍显而易见,许多人还在选购DVD就是消费习惯的使然,就算是考虑更高画质的播放机也会对同样类似的蓝光产品感兴趣。 再者就是高清播放机厂商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来就处于生存艰难的厂商之间经常见到的不是托拉斯式的联盟,而是打价格战,导致高清播放机厂商的利润越来越少,本来就是属于新兴行业的产品变得更加难以维持,科技研发投入就会变得更加的力不从心。 国家政策的不支持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尽管国家实行三网融合的口号喊了多年,但是希望借三网融合沾光,来让行业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政策却对不少厂商来说是一个阻力。不论是对在线资源的授权还是对机顶盒行业的垄断都让高清播放机难以有强大的功能发挥满足人们日益被调动培养的很高的消费观念。低端用户不了解,高端用户不认可,造成了高清播放机也是在不少人家门外徘徊而进入不了客厅。 HTPC 电脑强大发展的必然
PC的CPU及图像芯片(GPU)的处理能力日新月异,以及APU(音频处理芯片)概念的引入,PC能够实现以往家庭影院系统,需要多台设备才能实现的功能,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加上电脑影音功能的强大,用电脑当播放机也成了不少人完美的选择以及能够成为现实的一种手段。 HTPC(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即家庭影院电脑。 是以计算机担当信号源和控制的家庭影院,也就是一部预装了各种多媒体解码播放软件,可用来对应播放各种影音媒体,并具有各种接口,可与多种显示设备如电视机、投影机、等离子显示器、音频解码器、音频放大器等音频数字设备连接使用的个人电脑。
HTPC其实就是将电脑的影音播放能力作为他主要的用途。不过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一个,毕竟电脑的强大是人人都可以看到的。他的操作方式也与传统的遥控器方式不一样,许多人都是使用鼠标键盘。
HTPC作为现在的一种重要的播放介质,拥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就是配置灵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我们的配置,而且目前的硬件竞争的激烈,使得价格不一定会高到自己无法接受。另外就是拥有丰富的软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搭配,比方说添置声卡或者其他配件,而且想要升级也很容易。软件上面则可以,使得PC的功能得以发挥。大家知道,传统的家庭影院设备,其功能菜单都是固化在机器当中,虽然当前很多机型,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扩展一部分内容,但基本都是小的改进和修正,而且只能局限在同品牌的同一机型。而PC则不同,同一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只要不是有特殊的硬件要求,可以在任何PC上运行,而且丰富的组合,可以实现传统影院无法想象的功能! 不过HTPC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另类与复杂,对于许多人来说,习惯了DVD的操作方式与消费习惯,对于电脑的复杂不易接受,特别是播放机这种属于全家使用的产品,复杂的操作在这时闲的不合时宜。 其他播放设备与未来PlayStation3是索尼电脑娱乐所开发的第三款家用游戏机,也是PlayStation 2的后继机种。Xbox 360是世界最大的电脑软件公司微软所开发的第二代家用视频游戏主机。手机则是人们日常通信的重要工具,平板电脑是近年来由苹果倡导的一个新兴的介于笔记本的能力与手机的便携性之间的产品。这些本来解决的主要目标不是影音播放,也没有想过会作为影音播放产品登堂入室,但是目前确实有不少人将其作为影音播放的产品使用,而且还拥有不少的支持者。 PS3以及XBOX等本为游戏生的产品 PS3以及XBOX都是家庭用游戏机中的佼佼者,为了保证游戏的流畅运行以及画面的优秀都采用了很强大的配置,而PS3等配备了蓝光光驱更是让不少人直接用他代替索尼的蓝光播放机来播放影音产品。
尽管这两者都是专为游戏而生,但是影音上面的功能却也得到不少人的重用,索尼以及微软也都打算在下一代的升级产品上扩大对这方面能力的支持,这样全能型的产品如果最后代替普通传统意义上的播放机产品谁都不会感到意外。 手机平板等新兴产品 另一个不务正业的播放器才就是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这类的智能产品,也许有人说目前尽管有能够 播放1080P的手机出现,但是跟专业的播放机相比支持格式以及表现能力还是很差的,而且手机的电池散热等都是问题。但是手机硬件的发展速度快的让人咂舌,特别是最近一代代最新的CUP频率的提升,更先进的纳米技术的运用,让这一切看起来并不遥远,而手机的普及面如此光,即使有很小比例的人使用这样的功能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总结: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影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人们活在一个娱乐的时代,即使你极力想摆脱也总是会跟电影挨上关系。组建家庭影院中的播放机的不断发展也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好的观赏效果。从开始人们昂贵单一的选择到现在众多的选择,以及以后无限的选择,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